由于家长的人才观念还没有从要根本上转变,教师的晋级、评先、奖励还与分数有着密切关系,所以低分学生往往受到双重压力,他们成天生活在冷眼、责备、歧视之中,自感没奔头,不敢抬头做人。其实低分未必低能,教师要对低分学生关心爱抚,为低分学生喊声加油,促进他们健康成长。
尊重人格,给予期望。低分学生最大的心理障碍是自卑感强,自信心低,心理压力大。因此,教师对他们要倍加尊重和爱抚,切不能冷眼相待,更不能挖苦、讽刺、歧视。要对他们抱有希望,相信他们能进步。一位教育家说过: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,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能学会的东西。教师只要用开发学生潜能的科学行为,如尊重、关心、热情、耐心、诱导、鼓励、亲切、说理,把冷眼变成热眼,歧视变成希望,部分学生就不会失去自尊,就会有进步的可能,就敢抬头做人。
寻找亮点,鼓励上进。大多数低分学生的弱项在课内,强项在课外。他们课外动手能力强,劳动表现好,文体有特长。教师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。学校可专给他们设单项奖,如“勇敢奖”、“特长奖”、“进步奖,让低分学生也能走上领奖台,看到前进的希望,产生进取的欲望。然后再将这种欲望从课外引入课内,促使低分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战胜学习上的困难,提高学习成绩。
摸准情况,具体指导。据调查分析,低分学生一般有三种类型:一是动力缺乏型,二是学不得法型,三是智商低下型。根据不同类型,教师应采取具体的教育措施。对动力缺乏型的学生,着重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;对学不得法的学生,要在方法上加以指导;对智商低下的学生,重点激发他们的思维,开发他们的智力。不管哪种指导,教师必须有耐心,做到循序渐进,只要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,使低分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,享受到成功的快乐,从而减轻心理负担,积极进取,健康成长。(左宪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