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学生有一个上初二的孩子,问她孩子怎么样,便是一脸的无奈。她很委屈地说,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,每天精心准备一日三餐,晚上陪她写作业,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,她现在连手机也不玩了,电视也不看了。可孩子就是不听话,一说让她复习功课,她不是说:又来了,又来了来硬顶,便是捂耳、哼歌来软抗。难道我就说说孩子也错了?
当我询问孩子为何如此表现时,她不耐烦地说:“我妈一天到晚都快唠叨死了,天天就知道说要好好学习、赶快复习功课,上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二,她还是不满意,说怎么就不拿第一呢?真让人泄气!
处在青春期的孩子,经常和家长之间发生这样的冲突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对事物已有了自己的理解与判断,渴望被当作成人来对待,他们不再像幼时那样言听计从,家长对这种变化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孩子长大不听话了,随之而来的便是唠叨不休。孰不知,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,过度的唠叨,使他们非但不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,反而会产生对立情绪,拉远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和亲密关系。
我还遇到另外一名家长,他平时很少对孩子说长道短,而是给他充分的信任,由他自行安排学习时间,只在关键时刻给孩子以必要的指点,孩子意识到父母对其的信任与尊重,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。
因此,教育孩子不能只靠唠叨,而应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,抓住要领,有重点地进行教育,然后再加以具体帮助,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。玉不琢不成器,教育孩子是必要的,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。建议家长们多学点家教理论和知识,与孩子共同成长。(左宪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