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1日,市教育局召开部分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淮阴师院专家、中小学校长,清河、清浦、开发区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座谈会,征求“小升初”工作意见。会议高度评价升学制度的改革,强调:2008年“小升初”工作政策不变,基本稳定。
与会人员纷纷发言,畅谈了近年来我市“小升初”工作所取得的成效。部分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淮阴师院专家认为,“小升初”工作是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内所面临的具有普遍性的难题。2005年以来,我市进行“小升初”改革工作的尝试,政策制订过程中,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,公开透明,过程民主;多次召开学校校长、教师、学生家长座谈会,并请淮阴师院专家论证,不断进行修订,决策科学;征求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意见,并经市政府同意,程序规范。同时,遵循实践性原则,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:一是普适性。保证重点,兼顾一般,符合国家的政策法律,符合教育法规,符合绝大部分家长的利益,有利于学校的发展,有利益学生的发展;二是稳定性。几年来,政策相对稳定,指标分配相对稳定,方式相对稳定,群众认可度高;三是均衡性。招生规模相对均衡,质量相对均衡,学校发展相对均衡;四是过渡性;五是导向性,体现素质教育的导向。
市教育局指出,“小升初”工作改革工作涉及面广,社会关注度高,对教育的发展影响大。近年来,我市的“小升初”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,改革工作得到各界的认可,说明改革工作是成功的。对于一些建议,要进行调研,不断完善。对于2008年全市“小升初”工作,市教育局认为: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,总体上政策不变,基本稳定。最近一段时期要加大宣传力度,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媒体进行宣传,学校要利用家长会、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宣传,让社会各界全面认识“小升初”工作稳定的意义,支持“小升初”的改革。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征求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,尽快出台2008年“小升初”工作有关政策文件,使之更加完善,做到“四公”(即公认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),让整个“小升初”工作阳光操作,社会公认。当前各地各校要有大局观念,政策观念,按照相关法律支持教育改革,要规范办学行为,公开招生指标和严肃招生行为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。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,反对加班加点,加重学生课业负担,任何人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。凡违反规定的将通报批评,产生社会问题的,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近期,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各地各校进行检查,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。(华跃)